Page 9 - run75
P. 9








思源 ─ 薈長基金緣起
李錦泉

這些少棒隊伍還有一個特色,就是大多來自中產家 料、微薄的教練車馬費、午飯和那月的生日會蛋糕,
庭,原因有兩個:一是中產階層比較知道外來文化; 這個在KG5場邊的生日派對,是大家都期待的時刻。
二是他們大都有汽車,――那怕只不過是一部“錢
七”;因為在交通不像今天方便的當年,帶著孩子 “到 次年,弟弟終於可以正式入隊,參加比賽了。一天,
“ …但不論勝或敗, 的情況有了徹底的終止,因為我們有了一個固定的場 一位家長知道了,為他交了,渡過了那月的難關。對
處流浪”,是一件苦事。一直到了八十年代初,“流浪” 弟弟對我說,他要退隊,因為交不起那月的隊費。有
地,何文田天光道的英皇佐治五世學校。那麼多的字 那位家長來說,即使在那年代,也不過是一個區區的
  我必全力以赴, 說起來麻煩,大家簡稱之“KG5”。這個KG5,是一幢 小數目而已。
頗見恢宏的英式殖民地建築,建於上世紀初,正中是

  奮戰到底!  鐘樓,左右兩邊伸展著長長的走廊。更重要的是它擁 我不知道“屋邨仔也打棒球?”這句話,和那位家長的
有一幅接近一個多大球場寬的“草原”,沒有劃線的跑 微不足道的幫助,弟弟當時有什麼感受――畢竟他還

的環抱著。當年土瓜灣、九龍城一帶還沒有今天那麼 有感受,這兩椿事,就像兩顆種籽,深深種埋在了他
— 錄自棒球運動員誓詞 道,卻被濃密青翠的相思樹和挺拔的木棉樹作半圓形 是一個不到十歲的男孩。只是,我知道,不管他有沒
多高層樓宇,往北看,可以看到獅子山、飛鵝嶺和秀 的心田。
茂坪一帶的山脊。好一塊福地!這裡可以同時進行三
場少棒比賽,每逢星期天,KG5的“大草原”就變成一 二十多年後。1995年,香港棒球代表隊第一次出國遠
個歡聲震天的嘉年華。可以說,這是少棒運動的 “黃金 赴菲律賓馬尼拉,參加“第一屆亞洲盃棒球錦標賽”,
盛世”。還有兩個重要的改變:一是有了固定場地;二 弟弟被選為隊長;十多年後,2011年,考取城大碩士
關於「薈長基金」,容我說點小故事。 是八十年代初,香港經濟開始起飛,比較多的低產階 學位;再兩年後,弟弟被推薦為2013年的香港十大傑
層家庭生活有了改善,他們的子弟也開始見於各少棒 出青年候選人。
故事要回到四十多年前,即上世紀的七十年代。 隊伍。
弟弟用他的數不清的慘敗,經歷人間冷暖,仍然不懈
二戰後香港的少棒運動,基本上就是“香港少棒聯盟” 這天,來了一對小兄弟,請求加入熊貓隊。他們來自 奮鬥,交出了兩個答案:“屋邨仔能打棒球”;“屋邨仔
(Hong Kong Little League)的活動。參與活動的大多 荃灣的屋邨。我和李鵬接納了哥哥,弟弟因為未到規 不只能打棒球”。
是日僑、美僑、加僑的小孩,以及我與好友李鵬帶領 定年齡,每次來只能在場邊為哥哥和隊友打氣,也喜
的唯一華隊 “熊貓隊”,我家三個孩子和他的兒子,都 歡在場邊的樹林堆泥沙。不多久,球場上流傳著一個 去年,弟弟約我相聚,恭敬的把二十萬元交給我,以
是隊員。全華藉少年棒球隊是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前 聲音:“屋邨仔也打棒球?”。這可能是哪位不更事的 答謝我,和我對香港棒球運動的貢獻。他說,過去的
身(RSS)於1972舉辦訓練班開始,這個訓練班的大部 隊員說的一句話,但更多可能,是一種眼光。 教誨,改寫了他的一生。
份學員,組成了早期的“熊貓”少年棒球隊,參加少棒
聯盟全年賽事。隊員大多來自勞苦家庭,香港人所謂 “屋邨”,在香港的詞彙裡代表住在那裡的人是低收入 我接受了。跟著提議,把這二十萬元成立一個基金,
手停口停,大部份家長都沒空在星期天帶孩子出去運 家庭,是社會架構的底層――雖然還不是最底層。屋 幫助那些像他一樣,在苦拙中願意奮鬥上進的青年
動,當時RSS朋友希望熊貓隊負責人能給這些孩子們有 邨兒童的娛樂是玩“金絲貓”,逛山摘山棯,這都是不 人。弟弟欣然同意。
些體育活動,過一個快樂星期天。這是“熊貓”隊有別 花錢的玩意。有時吃飽了山棯,惦記弟妹,就摘滿一
於其他友隊的地方。 大堆山棯,塞在褲袋裡,弄得褲袋都是紫紅色,這也 我還問他,願意以他名字作為基金的冠名嗎?他說不
是不花錢的水果。和富有家庭的同齡兒童每年隨父母 要。他的名字不重要。重要的是那因得了幫助的人走
初期因為沒有固定的場地,要到處跑:從獅子山到赤 旅遊歐美,自不可同日語。唯一的體育運動,就是在 上正道;能像許多無私奉獻的前輩一樣,回饋社會,
柱炮台;從京士栢到香港仔;從何文田到港島兩岸可 屋邨附近的栢油地小型足球場踼波,赤著腳下場是常 這已然叫他滿足了。
以遙望太平洋的聖士提反書院;還有港島半山的黃泥 見的。那年代,有一雙“白飯魚”,已經是 “富戶”了,
涌峽道坳。小女曾在一篇回憶當年在黃泥涌峽道坳練 穿破鞋底,仍不捨得丟,是今天許多那一代人的集體 在大多青年人視功利至上的今天,在弟弟身上,我卻
球的文字,說那裡常有好大好大的風。用“到處流浪, 回憶。兩兄弟來自屋邨,經濟的苦拙,不想可知,甚 看到了飲水思源這傳統美德的光輝,仍然在閃爍。
四海為家”來形容那些年的少棒運動 ,可以說是帶點苦 至要為那一元幾角的車費籌措。還有,球員要每月交
澀味道的自嘲。 幾十元的月費,主要用來由隊媽們買每次比賽的飲 這是我所以泰息,也是我所以欣慰的罷。






06 RUN Issue 75 Fourth Quarter 2012/13 RUN Issue 75 Fourth Quarter 2012/13 07
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